今年,除了中國外,世界其他主產國的蘋果和梨的產量都有所下降。雖然一些國家的貿易壁壘政策對我國的鮮果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響,但出口市場的表現還是喜人的,總體情況好于去年。與去年相比,我司今年的蘋果和梨的產量增加了約20%,增產主要是由全年良好的氣候狀況和種植面積的增加導致的。”大連農暢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白光源先生說道。
“我司在山西運城和河北保定分別擁有占地約10000畝的蘋果和約7300畝的梨的聯合合作種植基地。其中,蘋果的主要種植品種為嘎啦、秦冠、黃金帥和紅富士,上市期分別為8月初到9月末、9月中旬到次年4月末以及10月末到次年5月末。梨的主要種植品種為亞洲梨和鴨梨,上市期分別為7月中旬到次年3月末以及8月初到次年3月末。”
“現階段,我司的蘋果主要出口至東南亞和俄羅斯地區,梨主要出口到到歐盟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,部分出口至東南亞地區。得益于穩定的果品品質,價格保障和良好的企業聲譽,多年來,我們的出口量相對穩定,出口價格平穩。”
剛剛采摘的蘋果
?“我司的生產基地雖然不是自營,是與基地種植和加工廠家合作的;但是在價格上我們不會高于其它同類公司;在品質上,我們的相互合作,可以對產品質量的把控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,可在出口前替海外客戶完成發貨檢驗,為海外客戶減輕了時間成本和差旅成本,免除了客戶的后顧之憂。